关于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22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日期:2023-06-30 17:14 来源:铜陵市民政局 访问量:


关于市政协十届次会议第122提案的答复意见

 

张一君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以科技赋能,深化嵌入式智慧养老服务的提案10-2-122号)收悉。结合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9.7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2.69%,排在全省的第二位。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共60家,其中农村敬老院28家。全市养老机构总床位近6000张。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和养老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迎难而上,主动担当,逐步建立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19年,铜陵市入列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地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市,省政府通报表彰为养老健康产业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市。2022年度,铜陵市铜官区被民政部评为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并确定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县(市、区)创建地区。铜陵市义安区被确定为省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县(市、区)。铜陵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连续5年在省民政厅民政综合评估中位列优秀等次。

二、关于智慧养老服务建设

(一)宏观方面

1.关于“规范养老秩序”方面。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养老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全市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全面部署指挥健康养老等重点工作。成立铜陵市养老服务协会以协会为主导大力拓展与长三角地区和养老服务企业的合作和交流,着力养老产业的双招双引。印发《铜陵市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和《铜陵市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年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印发《关于推进铜陵市智慧养老院建设的通知》,明确智慧养老院建设标准和建设要求。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成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242个,其中市、县(区)两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5个,乡镇(办)养老服务中心33个、城乡社区(村)养老服务站204个,实现县、乡镇和社区三级中心覆盖率100%。明确养老用房配建标准。按新建小区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标准配建老旧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标准,按照“5分钟社区生活圈”进行统筹配建。

2.关于“优化供需平衡的资源配置”方面。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从财政、税费、土地、金融、人才等方面,明确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养老服务准入条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不断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享受0.2万—0.6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享受300元-600/月·人的运营补助。社会办养老机构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市、县区财政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公布的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30%予以利息补贴。升级铜陵市8812349智慧养老平台系统,更新养老机构监管系统,实现全市养老机构平台统一管理,为机构两项补贴发放提供依据,建立区级智慧养老平台,实现信息互通。

3.关于“嵌入与时俱进的社会文化观念”方面。

支持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发展,晖仁养老院辐射所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湖南普亲连锁化养老机构重点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网。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支持湖南普亲、安徽九久夕阳红、合肥乐年等省内外知名养老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发展,引进江苏九如城养老产业集团建设运营市老年公寓三期项目。结合“江淮普法行”“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活动,将《条例》纳入“七五”普法和全市普法宣传内容,广泛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市情和居家养老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二)企业层面

1.关于“嵌入专业化人才网络”方面。全面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签订服务协议,协调医疗机构上门对养老机构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为养老机构老人开展常见病、慢性病健康教育宣传,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常规健康体检,指导康复治疗。截至目前,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率达100%。依托长三角优质资源,开展加强养老机构院长、专业技术人员(康复、社工、营养、心理、医护、中医护理等)、养老护理员、家庭照护者等异地交流培训,提升养老护理人员服务水平。依托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师资力量,建立市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签订养老服务和护理人员培训战略合作协议,着力培养和储备养老服务高素质专业人才。从2017年起,铜陵市连续5年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全程网上直播,以赛促训,提升养老护理质量。通过“传帮带”,在全市三区一县创新设立8个养老护理领军人才工作室,实施居家照护者培训、社区照护者培训小课堂、帮扶农村敬老院培训养老护理员项目。

2.关于嵌入高效智慧的养老平台”方面。完善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强化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服务能力,增强养老服务网络的覆盖面和服务能力。引进上海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企业安康通建设和运营市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依托平台率先在全省将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有机结合,依托安康通市级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发展“互联网+养老”居家和社区智慧养老模式,以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载体,线上畅通8812349养老服务热线,线下养老服务站点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形成“线上+线下”居家和社区智慧养老模式。

3.关于“克服老年人的‘数字鸿沟’”方面。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展老年人智能设备培训,利用安康通养老服务站点,借助社区、社工、志愿者多种力量,开展进社区广场、进机构、进家庭等多种形式宣传,提升老年人智能设备运用能力。强化养老领域宣传,着力养老服务诈骗和非法集资防范化解,2022年参与并组织集中宣传3次,发放宣传单、宣传折页、海报2000余份,会同市广播电视台拍摄养老服务诈骗宣传短视频1条,持续深化老年人网络风险防治。

4.关于“建立具备规模效应的养老产业链”方面。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建设,8所市属公办医院增加养老服务职能,6所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鼓励机构参与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十三五”期间,铜陵市被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8个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4个示范中心被省级命名表彰。2023年1月,铜官区入列全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区、晖仁康复医院获评优质医养结合机构、义安区五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个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获评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2023年申报铜陵市南山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省级康养基地。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落实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优化养老服务功能等6个方面21项任务。持续实施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推进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项目建设。实施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建立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发展常态化联络机制。

二是着力抓实居家社区养老。深化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基本完成三年行动任务目标。优化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运营管理,适度增加社区(村)养老服务站数量。为2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智慧化改造。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扩大城乡社区老年人助餐点数量,建设64个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开展智慧养老示范(机构)项目创建。

三是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争创省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持续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实施特殊困难独居老年人周探访。持续完善市县(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功能。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推进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防范化解养老服务诈骗和非法集资。开展养老机构消防、食品和医疗安全培训,推进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年培训1000人次。出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奖补管理办法。

 

感谢你对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民政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市民政局

办复类别:A

联系人:汤婷

联系电话:2882773 

相关附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相关信息
      X

      您即将访问非政府网站链接,是否继续?